oo汇率网>最新汇率文章 >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.5,离岸人民币收复7.20关口

发布时间:2023-07-20 10:06

返回上一页
热点栏目自选股数据中心行情中心资金流向模拟交易
客户端
  7月20日早盘,离岸人民币(7.2609,0.0005,0.01%)兑美元涨超400个基点,收复7.20关口,现报7.1847。
  昨日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于7.1947,此后接连跌破7.20、7.21关口,最高跌超400点;同时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.22,跌超300点。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.1466,调升20个基点。
  央行公告,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,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,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,央行、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.25上调至1.5,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。
  上一次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还是在2022年10月25日。
  彼时,央行公告称,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,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,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,央行、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.25。
  开源证券研报此前指出,通过设置和调节宏观审慎参数,可以控制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规模,以控制融资主体杠杆率,降低融资主体的外债风险。该参数是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外可融资规模的重要指标。通过上调该参数,融资主体可以获得更多海外融资,企业跨境融资规模增加后,也会相应增加结汇需求,进而对稳定人民币汇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郭建
最新汇率文章